宜章坪兰谷姓人士浩繁,族老建议续修《谷氏族谱》,保举笔者出任总纂,掌管编修任务。我搜集了清朝嘉庆六年(1801)、嘉庆十二年(1807)、同治十一年(1872)、光绪二十二年(1896)共4部16卷《谷氏族谱》,民国十六年(1927)1部共10卷《谷氏族谱》,还受聘到场了宜章县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担任地名文明的调研和编修任务,又到场了宜章县政协和县文史研讨会编纂的《宜章古村庄》的撰写和编辑任务,受害匪浅。经由过程当真研读,领会到宜章谷氏积厚流光和深挚的文明秘闻,历代名流与宜章谷氏很有渊源,敬祖之心油但是生。
□ 谷正华
甘卓与谷俭
《晋书·甘卓传》载:卓举桂阳谷俭为秀才,辞不获命,州薄礼遣之。谷俭(265年——320年),姜太公赐姓谷氏的第二十二代远祖。时五胡乱华,全国骚动,俭之父谷一德抱不羁之才,由北向南游学,至桂阳郡(今郴州市)新屋堡(今赤石乡高溪头)开基落业。此地三面环山,西有五盖山,北有张天坪,东有罗霄山余脉,林壑清幽,鲜有兵燹,南面渔溪河直通南北,赤石洞一马平地,沃野千顷,既可繁殖生息又可修身养性。郴(州)桂(汝城)旧道由东南路过这里向东边延长。谷俭少时聪慧,志存高远,白云为伴,青灯为友,苦读经史,博览群书。
甘卓,字季思,丹杨(今安徽当涂)人。永嘉五年(311年)败镇东将军周馥,建兴四年(316年)平杜韬之兵变,累立功勋获封南乡候,豫章(江西)太守,任湘州刺史。甘卓闻谷俭精晓经史礼乐,备薄礼,举为秀才。谷俭心向物外,不觉得然。甘卓进行策试,楚南士人惮畏,独谷俭前赴科场,不试举为秀才。谷俭耻于本州少士,乃表求试。甘卓授其为中郎,谷俭回绝甘卓美意,重回故乡,不涉宦途,开学授徒,为楚南一带名流。
清朝,赤石尚义局念其为邑乡贤,入祀。《湖广通志》《湖南省志》《郴州志》均载谷俭行实。清嘉庆乙亥(1815年)重建《宜章县志》(人物志),谷俭列为志首。民国三十年(1941年),县长曹家铭主修,邓典谟总纂《宜章县志》(人物志)因循之。
罗隐与增忠地名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期间墨客、文学家、思惟家。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至都门,招考进士,统共考了十几回不第,史称“十上不第”,成为文人们茶余饭后讥讽的滑稽小段子。故此,罗隐放荡不羁,寄情山川,云游全国。他游历郴邑,曾写下了《郴江迁客》诗:“不是逢清世,何由见皂囊。事虽危虎尾,胜景泊鹓行。毒雾柳江阔,愁云楚驿长。归时有诗赋,一为吊沈湘。”唐光启四年(888年)后,罗隐历任钱塘令、著述令等职。他生于骚乱时期,又久受压抑,所写诗文,多愤激嘲讽,怜悯国民痛苦。时有郴邑人刘赞(唐宰相刘瞻之子)赠罗隐诗:“人皆言子屈,独我谓君非。明主既难谒,青山何不归。年虚侵雪鬓,尘枉污麻衣。自古逃名者,至今名岂微。”劝罗隐归隐青山,不要奔忙宦海,为先人称赞。罗隐游郴邑赤石西南边疆一胜境,赋诗一首:“路程不间透龙门,圣感龙归庙上曾。石虎石龙窝透底,中间拥处好仙人。”未曾想,他这一首诗厥后还引出一个地名故事。
宋时,谷文亨(1163年~1254年)曾任郴州教谕,后升宜章知县。因边事,道经里田境内的金鞍仙尖峰岭麓,一起南行至龙归庙境内,爱其山环水绕,低回留连,便选址开基,繁殖生息。这么好的栖身地,取甚么名字好呢?一天,谷文亨展阅罗隐诗集,当读到“路程不间透龙门,圣感龙归庙上曾。石虎石龙窝透底,中间拥处好仙人”时,马上释然开畅,村前下首的龙归庙隐此刻宝泉山的密林中,北面的后龙山古木参天,一线天光穿透黑丛林。置身冲里,只见阡陌由南而北梯次摆列,石径纵横,泉水叮咚……正合罗隐诗情画意。当真斟酌罗隐的诗意,蓦地醍醐灌顶——“曾忠”,遂把村庄冠名曾忠村,此名自宋时立村一向因循至民国。束缚后(1949年),曾讹称“曾冲”,皆因赤石方言中的“曾忠”“曾冲”均为谐音而至,为了便利誊写而成曾冲,长此以往也习觉得常了。
周敦颐两宿高溪头
宋熙宁元年(1068年),周敦颐任桂阳(今汝城)县令,取道郴(州)桂(汝城)驿道,路过新屋堡(今赤石高溪头)。时已暮色,谷氏族老谷珍,挽留周敦颐过夜,并与其长谈。宋熙宁四年(1071年),周敦颐奉调升任郴州虎帐道,上任又经此过夜,并应谷珍之请,为《谷氏族谱》续谱作序。周敦颐序曰:“余临郴,盖已三矣。先宰卢阳(汝城)之四载,偶过宜阳新屋堡。合适日昃,有老叟皤皤黄发,持杖而前,告余曰:‘暮山紫矣,须生家堪以止宿。’余见其勾当敦朴,有三代优势,因宿于其家焉……”古时,谱书叙文接贵攀高者有之,真伪亦难以区分。而周敦颐此序真也,行文流利,毫无刀削斧斫之陈迹。此叙文,为好章甚至郴州史学界研讨周敦颐的理学思惟和其在宜章的文明勾当供给了可贵的汗青素材。
岳飞与谷纯密
谷纯密乃岳飞谋臣,故事出自岳飞所作的《宜章上乡谷氏重建谱序》。序曰:“辛亥秋,余受命停息寇乱……一日,检阅校对行伍军中,喜得谷子纯密,时令凛然沛然,有广武风,因拔为卫知事……余复奉特旨提调,再至郴,而谷子旦夕谒见……”由此可知,同为幕僚,岳飞视谷纯密为好友。汗青记录:宋绍兴二年(1123年),曹成于鄂叛逆,率部由江西入湖湘,占有了道州、贺州,屯兵临武。岳飞奉旨率兵八千入郴,行营设在报仇寺(即今郴州市燕泉路),于临武、宜章交兵四次。时谷纯密在岳飞军帐共参帷幄。战事休,谷纯密因孝家母,要求退役还乡。大宋绍兴三年(1133年),谷纯密告别虎帐回籍。与岳告别之日,谨呈《谷氏族谱》谱牒,请岳将军赐墨宝,以作家属传之。岳彰其忠孝,怅然作序:“……今谷氏之忠且孝如斯,将中州清淑之气弯曲扶舆磅礡而郁积者,怎知不抖擞于其门也?是为序!”因之,岳将军与谷纯密的故事,在宜章谷氏族中代代相传,成为美谈。
《谷氏族谱》载“谷氏家训十三则”,敦孝弟列之首。曰:“孝弟之义所领先申。夫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不弟……”可见谷氏族裔对孝文明的正视超出了一切,皆因谷纯密“去官孝母”的故事世代相袭,言传言教而至。
来历:宜章县融媒体中间
编辑:redcloud